|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河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西河大鼓

河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西河大鼓

关键词:河间,非遗,西河大鼓,国家级,张领娣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河间百姓网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fqyd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3953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西河大鼓是我国北方较为典型的鼓书暨鼓曲形式,大体经历了孕育、成型、发展三个阶段。

    早在清康、雍、乾时期,冀中保定一带流行着许多说唱艺术,诸如河间木板大鼓、弦子书、渔鼓道情等,西河大鼓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而生的。开始用犁铧片击拍,故西河大鼓又叫“犁铧片”,这就是西河大鼓的雏型。这种说唱形式被一些艺人采用,慢慢在冀中一带流传。十九世纪晚期,经过诸多说唱艺人的努力,西河大鼓在表演形式、唱腔音乐及伴奏乐器上都基本定型。后来,马三峰对这一演唱形式进行了革新,如犁铧片改月牙板,小三弦改大三弦,创作新唱腔,加强牌子曲的运用,使这一曲种日臻完善,许多艺人纷纷效仿,流派纷呈,西河大鼓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把西河大鼓叫犁铧片、河间大鼓、梅花调或“说书”,没有统一名称。鉴于当时唱西河大鼓的人大多来自子牙河、大清河流域,而天津人对这两条河称西河,人们就把这一说唱形式称为西河调。1929年,女艺人王讽咏在天津“四海升平”戏院演出,在书写海报时将其定名为“西河大鼓”。从此这一曲种享誉华北、西北、东北乃至全国。

    西河大鼓由二人演唱,一人操三弦伴奏(后亦有加入扬琴、四胡者),一人击板演唱,形式简单,便于演出。

    西河大鼓演出书目有长篇书、中篇书、短篇鼓词、书帽。长篇书,内行人叫作“蔓子活”,讲述人物众多、情节较复杂的故事,可演几十场、上百场。中篇书,艺人称之为“巴棍儿”,故事结构紧凑,人物事件较集中,可演三、五场或十来场。短篇鼓词,又称作小段唱篇,大多叙述一个短小故事,通常每段二百行左右,也有的多达三四百行。书帽,艺人叫作“巴掌”,多系趣语、小笑话,每段几行、十余行或数十行。此外还有诗、赞、赋。这是为适应说书内容需要,随时嵌进书中使用的。如“白袍赞”、“刀枪赞”、“春景”、“街景”、“山景”、“江景”等,虽有一定的文学性,但不作为演唱书目使用。在西河大鼓书目中,中、长篇书目初步统计有150余部,小段、书帽370余篇。其内容大多是历史战争故事、历史通俗演义、民间故事以及神话、寓言等。其中不少是富有民间性的口头文学,或描绘波澜壮阔的历代开国史、或叙说悲欢离合的儿女家庭事,或情趣浓郁、含义深长,或辛辣讽刺,褒忠贬奸,抑恶扬善。其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是祖国瑰丽多彩的文学艺术遗产的一部分。

    西河大鼓的唱腔音乐是凭其诞生地的语音声调,在民歌、民间叫卖调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成的,这正是乡音在行腔中的反映,而且许多地方还保存着明显的咏诵成分,因而,此曲种有着似说似唱、说唱结合的特点。同时,在其唱腔音乐由简而繁的发展丰富的进程中,确立了自己特殊的旋律走向,并随之产生了有特色的曲调。在音乐结构形式上,西河大鼓有较完整的板腔体结构,将乐曲、乐句及变化唱法分别归属在三种不同节奏的板式里(即一板三眼的头板、一板一眼的二板和有板无眼的三板),形成了我国民族民间说唱音乐的典型风格。在三种板式中,还创作了许多牌子曲,如头板中有:慢四句、紧五句、一马三涧、蚍蜉上树;二板中的梆子穗、反腔、十三咳、哭相思、双高、海底捞月、溜腔;三板中的窜板、尾腔等。

    在西河大鼓漫长的发展、改革、充实、提高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三个支系、六个流派。三个支系为北口、南口、小北口。北口流行于白洋淀以东、以北地区,代表艺人马三峰;南口流行于博野、辛集一带,代表艺人袁宗凯;小北口流行于河间、大城一带,代表艺人马瑞林。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五个流派,即朱大官派、王振元派、李德全派、赵玉峰派、马连登派。

    五个流派中“朱派”和“赵派”是两个比较典型的流派。朱派创始人朱化麟,艺名朱大官(1866—1941),河北省文安县人。十一、二岁跟马三峰学艺,采众艺之长,创制出不少新唱腔、新唱法和优美的鼓套子与伴奏技艺,使西河大鼓结构更臻严谨、规范,说唱、表演、伴奏更加细致、完美,大大增强了这一曲种的艺术性和表演能力。赵派创始人赵玉峰(1895—1971),河间北皇亲庄人,十岁随胞兄赵双印学西河大鼓,几十年间在北京、天津、沈阳、抚顺、鞍山等地颇负盛名。在演出实践中,对唱腔、表演、伴奏作了一系列改革,使演唱、念白、表演别开生面,为西河大鼓演唱艺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西河大鼓以它丰富完美、灵活多变的板式唱腔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流传在中国北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影响了十几代人。解放后,由于各级政府极为重视,西河大鼓更有了长足发展。

    上世纪七十年代,河间西河大鼓演员达到了二百余名;到八十年代,西河大鼓开始滑坡,演员队伍越来越小;到九十年代初,河间能够坚持演出的仅有十一人。目前,全市西河大鼓演员不过十人,且演出活动很少,使西河大鼓这一珍贵曲种在河间濒临灭绝。一是老艺人相继谢艺、谢世,部分中青年艺人又弃艺从商,使这一曲种后继乏人;二是电视、电影、广播等的普及,使观众减少,特别是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误认为西河大鼓是“陈年老调”,不感兴趣,所以西河大鼓不景气。尽管如此,河间人民对西河大鼓仍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感。
    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河间开始积极挖掘抢救西河大鼓这一曲种。2006年5月20日,该曲种经河间市人民政府申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间市文化馆张领娣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为了培养青少年对西河大鼓的兴趣,自2009年起,河间文化局使用专项资金购买了书鼓、月牙板、三弦等器材,利用暑假时间对部分小学生进行了传承培训,收到较好效果。目前已有部分学生能够独立上台展演展示。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2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